1、湘繡主要以純絲、硬緞、軟緞、透明紗和各種顏色的絲線、絨線繡制而成。其特點是:構圖嚴謹,色彩鮮明,各種針法富于表現(xiàn)力,通過豐富的色線和千變萬化的針法,使繡出的人物、動物、山水、花鳥等具有特殊的藝術效果。在湘繡中,無論平繡、織繡、網繡、結繡、打子繡、剪絨繡、立體繡、雙面繡、亂針繡等等,都注重刻畫物象的外形和內質,即使一鱗一爪、一瓣一葉之微也一絲不茍。 2、隨著湘繡商品生產的發(fā)展,經過廣大刺繡藝人的辛勤創(chuàng)造和一些優(yōu)秀畫家參與湘繡技藝的改革提高,把中國畫的許多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移植到繡品上,巧妙地將我國傳統(tǒng)的繪畫、刺繡、詩詞、書法、金石各種藝術融為一體,從而形成了湘繡以中國畫為基礎,運用七十多種針法和一百多種顏色的繡線,充分發(fā)揮針法的表現(xiàn)力,精細入微地刻劃物象外形內質的特點,繡品形象生動逼真,色彩鮮明,質感強烈,形神兼?zhèn)洌?a class="cmsLink" target="_blank" >風格豪放,曾有“繡花花生香,繡鳥能聽聲,繡虎能奔跑,繡人能傳神”的美譽。 3、湘繡構圖豐滿,繁而不亂;圖案工整,富于夸張;色彩艷麗,對比強烈;針法多樣,善于變化。粵繡運用“水路”的獨特技法,使繡出的圖案層次分明,和諧統(tǒng)一。“水路”,即在每一相鄰近的刺繡面積之間,在起針和落針點之間留出約0.5mm的等距離,從而在繡面形成空白的線條。例如,在花卉的每朵花瓣、鳥禽的鳥羽之間,都留有一條清晰而均齊的“水路”,使形象更加醒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