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可波氏鳳頭鸚鵡棲息于多種類型的地區內,從海岸線到山區內,包括森林、森林邊緣地帶、小鎮上、花園內等,在海拔700公尺左右最常發現牠們的蹤跡,通常成對或成一小群一起活動,成群活動時吵雜且引人注目,主要食用種子、漿果、水果、嫩芽、花朵及昆蟲,7-9月是他們的繁殖期,筑巢于樹洞內,一次約產2-3顆卵,籠養的杜柯波氏鳳頭鸚鵡數量不多,但野外數量還算穩定,全世界總數量在10萬只以上,在當地村落是普遍的寵物,但受棲息地日益因破壞而減少,及遭捕捉販賣至鳥市、走私等因素,數量也是在下降當中。 分布在南太平洋的所羅門群島上。 與其它鳳頭鸚鵡比起來杜柯波氏鳳頭鸚鵡算是比較安靜些的種類,體型比粉紅鳳頭鸚鵡大一些,說話能力也還不錯,是理想的寵物鳥,價位不高,但市面成鳥多為東南亞進口的野生鳥,不宜飼養;適應能力不差,不吵鬧,比較含蓄,飼養成鳥宜購買人工繁殖的原配對,比較不會發生巴丹常發生的難以配對情況。繁殖期間有侵略或攻擊性,公鳥有時會攻擊母鳥,不要經常打擾它們或改變環境,因為它們對這些行為十分敏感。由于親鳥常常會棄養幼雛,因此繁殖者需要將雛鳥取出手喂。 |